产业政策 > 大浪潮!家居家装企业正奔向各大平台...
大浪潮!家居家装企业正奔向各大平台...
向一线电商平台与流量平台靠拢,成为部分家居家装企业的选择。
最近,大材研究注意到,多个家居建材企业同天猫签订新零售框架协议。
以公开信息为依据,至少出现了ATA、新豪轩、天格、好莱客、东鹏、志邦家居、兔宝宝、立邦、东方雨虹、林氏家居、皮阿诺、MLILY梦百合等。
合作内容大多涉及:本地化服务,实现线下门店接入,让经销商获得天猫平台的同城流量,将天猫店铺与线下门店绑定,搭建完整的线上线下营销闭环。
并不仅是天猫颇受欢迎,还有京东、抖音、华为、小红书、视频号等品牌,均获得了数以百计、数以万计的家居品牌看好。
例如京东平台上,入驻的家装家居品牌数量,或与天猫并驾齐驱。最近,奥普、九牧、金牌厨柜等,跟京东又有不同的合作协议达成。
与华为合作的情况,以智能家居、智能制造为主,例如居然之家、顾家、美克、华立、左右、九牧、喜临门等。
例如,九牧与华为的合作中,产品搭载鸿蒙系统,搭建智能卫浴空间方案;顾家与华为终端的合作,是以智能沙发、智能单椅、智能床等产品,参与全屋智能空间创新实验基地。
而入驻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更是普遍现象,大多数家居家装企业预计都注册有账号,只是活跃度与粉丝量存在差异。
加上数以十万计的经销商与销售人员账号,预计近百万家居家装人活跃在社交媒体上。
先看家装家居品牌与天猫的新零售合作,可以看几则通稿里的信息。
林氏家居+天猫:本地化年框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域营销合作及深度运营合作,让消费者轻松实现“线上购买、本地化供给”的体验。
天猫家装家居的火凤凰2.0与林氏木家居新零售数字化赋能工具结合使用,推动业内数字化升级、终端赋能举措的多元化蜕变、本地化商品全域零售的深化。
林氏家居打造出新零售“八大系列”产品,全风格全品类打造爆品。将线上数据分析出的用户画像运用到线下场景的打造。
截至目前,林氏家居新零售线下门店数量在全球已经突破千家,全国门店覆盖率高达89%,覆盖 32省210个地级城市。
志邦家居+天猫:家装家居新零售年度框架合作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双方聚焦家装家居行业新零售模式,以“线下融合线上”为着力点,为消费者提供家居本地化商品和服务。
依托天猫平台同城购流量逻辑,终端门店在天猫平台可获取更多同城流量,从而让更多经销商参与到品牌天猫旗舰店工作中,实现线下门店接入,撬动本地家装市场;将天猫店铺与线下门店绑定,汇聚成完整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兔宝宝+天猫:加快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实现线下门店接入,覆盖全国,整合渠道资源,构建更立体的新零售销售及服务体系。
通过天猫家装喵店业务,“线下数据化”实现消费者和本地货品的精准匹配,“线上本地化”实现本地化流量的精准运营,进而助力经销商。
天格地板+天猫:据环球网的文章,从2020年10月开始转型,摸到O2O新零售模式的门道。大胆放弃电商To c业务,专注赋能门店。因为线下经销商的实力参差不齐,一开始成交率也不高。
天格团队走访杭州、北京、上海的头部经销商,吸取经验,了解做得好的经销商拿到信息以后如何跟进意向客户,然后将这种模式做成了SOP(标准操作程序),面向全国的经销商进行培训。
团队会在门店驻扎,提供指导,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两年付出后,到2022年底,天格新零售销售量同比2021年增长了35%。
同时,天格地板在产品端发力,线下500多家门店都纳入了天猫轻店体系,参与新零售渠道,每年研发3款左右的新零售专属产品。针对专属款提货,必须在线下单,形成闭环。
对于地板安装,天格在全国建立品牌专属的“安装服务站”,300余人的安装工程师由总部直营,为售后兜底。
2022年里,天格地板不少经销商的线下销售渠道中,新零售占到30%的份额,2023年的目标更定到了50%。
TATA木门+天猫:双方就产品品类、零售渠道、全域营销等方面展开积极讨论,共同商定2023年运营合作策。
这家公司在天猫上的战果突出,到2022年双十一,已经第11年参战,成交额14.27亿元。
据淘宝教育商家成长官微的梳理,其主要策略表现为,线上线下一盘货,分利模式清晰;商品不断创新,引流款、宠物门、涂鸦门、防火门等满足线上用户需求;搭建CMS系统,线上沟通后,半小时内线下客服接入等。
立邦+天猫:新签2023年家装家居新零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多年,立邦2011年入驻,打通近百座城市的线上线下渠道,推出天猫直送、免费调色、上门基检、刷新服务等服务。
2020年时,双方打造超级品牌日,共同发布《刷新服务行业指南》;2021年加入天猫家装"靠谱计划",线上线下优势资源整合。
大材研究认为,家居家装企业与天猫系的合作,本质上有三点:
一是线上浏览与咨询,再引导到就近的门店体验,提供服务。
二是充分利用天猫平台的流量,获得流量的支持。
三是天猫家居家装内容、浏览量与订单背后的数据价值,可以给企业提供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参考。
此前,天猫家装板块曾启动多项合作计划,不少品牌曾加入,例如靠谱计划。
与京东合作的情况也相当普遍,2022年9月时,京东居家线下店第二届全国店主峰会上,同CBD、箭牌、九牧、东方雨虹、圣象、欧琳、芝华仕、喜临门等46家品牌签约,从供应链、营销、数智化工具等角度赋能门店转型升级。
据公开信息,截至该峰会举办时,京东居家线下店在全国签约布局近500家门店,引入行业核心品牌超150家,涵盖建材、家具、主材、家居日用、家电等品类,总产品池超30万件商品。
尚品宅配与京东合作了新奥超集家居体验馆,在北京新奥购物中心开业,打造食、赏、质、阅、乐、潮、品、宠、境九大生活方式空间,包括儿童房、宠物房等消费场景。店内有两大智能家居样板间,由京东京鱼座、创米科技两大品牌支持。
该店里可买到各种家居产品,包括基础材料、软装配饰、定制柜、主材、家电、成品家具、智能家居、家居用品等,一站式全屋配齐。
东方雨虹也与京东有合作,2022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包括但不限于物流履约、家居家装、供应链赋能、数字供应链咨询和信息化服务等合作。
具体内容包括:物流业务(基础物流、智能供应链)、居家业务(线下门店及商品供应链合作、雨虹到家业务、服务商品化、共建产品品质认证标准、京东商城营销)、企业业务(东方雨虹通用物资采购、雨虹到家辅料采购及修缮业务推荐、东方雨虹民建集团产品营销物资采购)、工业业务(工业品物资采购合作、数字化技术合作)和生态共建。
简单来讲,就是要发挥京东的物流优势,还有流量赋能,以及到家服务方面的资源。
京东居家经常会办一些营销活动,比如春季的家装节、618等,然后联盟众多品牌。
例如,2023年以来的家装开工季,联合松下、奥普、小米、喜临门、网易严选、百安居、索菲亚、立邦等品牌,再配套30天价保和买贵必赔、365天免费存货、免费送拆装清、180天退换保障等服务。
大家居行业里这种现象的出现,大材研究认为,至少四方面重要的原因:
其一,力图获得线上平台的流量,同平台方展开正式的战略合作,投入资源助推,更有机会得到平台的推荐,在流量、数据等方面将得到支持。
其二,参加知名平台的生态,成为某些计划的成员,对品牌来讲也有一定的背书价值。
其三,同城店的做法,把门店拉到线上体系里,方便将同城流量引导给经销商,让经销商参与线上线下营销闭环的共建,对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将大有帮助。
其四,跟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有助于倒逼数字化运营能力的升级。
毕竟互联网大厂普遍都是数字化运营高手,推出了一些合适的工具,在合作过程中,家装家居企业可从中吸取经验,引进工具,进而应用于企业经营中,降本增效。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大家居行业的数字化。
至少数百家公司聚焦生产、营销等环节实施数字化,力图打通从销售、设计到订单拆解、生产管理等,实现前后端全链路效率提升,将规模优势转化为生产与获客、服务能力的领先。
例如梦天家居,前些年完成智能工厂的建设,2020年启动云战略,同时推出云店、云设计。后来又升级为云设计2.0,助力从木门到木作战略的转型,实现门墙柜从设计到生产交付的落地。
具体来讲,其中的智能工厂,2017年就已投产,实现人、机器、物料、产品全面联网,实现生产效率及品质的新一轮升级。
“门墙柜一体化”业务投入运营后,两项重要工具落地,包括:
云设计平台,具备云设计、云下单、云报价等功能,链接前端设计与后端下单,打通从订单到交付的流程。
通过云设计工具,输出玄关、客厅、餐厅、卧室、衣帽间、书房等六大空间的设计方案,一站式配齐三大品类。
同时上线云店,搭载云体验、云案例、云导购、云客服、云交易等功能,实现产品及空间的可视化呈现。
到云设计2.0阶段,全面定义梦天柜类产品的设计和交付标准,进一步提升“门墙柜一体化”空间方案的呈现效果。
另一点改进就是使用功能、产品体系、设计体验、服务模式等升级,大幅提高设计效率;以门墙柜为核心,对各品类进行集成,并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
例如掌上明珠,已构建产业数字化新生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由产品中台、数据中心、营销中台、服务中台组建的支撑平台。
二是营销端的数字化,包括数字化工具与全渠道引流。
再借助酷家乐与信息化平台的打通,实现一键报价、一键拆单、一键提交生产。再依托上门侠平台,实现可视化送装,打通最后一公里。
大材研究认为,这种浪潮将滚滚向前,对外,有价值的电商平台与流量中心,始终是家居家装企业拥抱的对象,进而获得外部资源的助推;而对内,则是数字化的继续深入,向效率要竞争力,向成本优化要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