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门窗专题|​​铝合金门窗的质量检验——过程检验

门窗专题|​​铝合金门窗的质量检验——过程检验

摘要: 过程检验门窗的生产过程检验包括所用型材、五金件等材料的进厂检验和生产过程的首件检验、工序(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1 材料进厂检验门窗用材料包括型材、五金件、玻璃、密封材料及外协件等。材料进厂后,必须进行检验。首先检查生产企业的资质资料,如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合格证等;其次是依据相关产品标准或检验
过程检验

门窗的生产过程检验包括所用型材、五金件等材料的进厂检验和生产过程的首件检验、工序(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

1 材料进厂检验

门窗用材料包括型材、五金件、玻璃、密封材料及外协件等。

材料进厂后,必须进行检验。首先检查生产企业的资质资料,如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合格证等;其次是依据相关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检查、测量所购原材料的外观质量、性能指标等。


2 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也称为“首检制”。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加工首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本组批、本工序的加工。每组批、每工序加工时,必须执行首件检验制度。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

(1)一批产品开始投产时。

(2)设备重新调整或工艺有重大变化时。

(3)轮班或操作工人变化时。

(4)材料发生变化时。

(5)每次重新开机时。


3 工序检验

工序检验是指为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而对各道工序加工的产品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所进行的检验。

其作用是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定,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标准的要求;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工序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该工序是否能继续进行生产。

按所生产门窗的加工工艺流程,门窗的工序检验主要包括下料工序、机加工(铣、冲、钻)工序、组装(装五金配件、毛条、胶条、组角、成框)工序等。


3.1 下料工序

下料工序是门窗生产过程的重要工序,应保证下料后的构件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所以型材经切割机锯切下料后,必须对锯切加工后的构件进行检验,并使尺寸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检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① 长度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型材长度尺寸允许偏差为±0.5mm,角码尺寸允许偏差为±0.3mm)。

② 角度允许偏差为-15′。

③ 切割断面毛刺高度应小于0.2mm。

④ 型材切割面切屑无粘连、无污染、无明显加工变形。

⑤ 型材外观不得有碰、拉、划伤痕(不包括由模具造成的型材挤压痕)。

上述项目的质量要求,应根据成品门窗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规范,在设计阶段确定,根据门窗品种、质量的差别会有所不同,但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要求。


(2)检验器具

钢卷尺、钢板尺、直角尺、万能角度尺、样板、游标卡尺、深度尺等。


(3)检验方法

① 下料长度尺寸。用钢卷尺或钢板尺紧贴型材表面与长度方向平行,一端定位从另一端读出测量数据。用游标卡尺测量角码等精度要求较高构件的尺寸。

② 垂直度和角度。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测量时把万能角度尺的一边靠紧型材的一面,调整万能角度尺另一边至被测角度,最后使用微调棘轮调整,即可测出角度数值。

③ 使用游标卡尺或深度尺测量毛刺长度。

④ 目测切屑有无粘连在加工面上、断面有无加工变形。

⑤ 目测外观有无损伤,有损伤用钢板尺测量损伤面积。

下料工序检验记录格式见表1。

表1 下料工序检验记录表

图片

图片


3.2 机加工工序

机加工工序是指对锯切后的构件按照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的要求,利用通用或专用加工设备对构件进行的铣、冲、钻等加工。

(1)铣槽

排水槽、气压平衡槽等。

① 质量要求

a. 槽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 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碰、拉、划伤痕。

② 检验器具

钢板尺、钢卷尺、深度尺、游标卡尺。

③ 检验方法

a. 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要求测量槽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确。
b. 用深度尺测量毛刺。
c. 目测型材表面质量。

(2)铣边框组装平台
① 质量要求

a. 铣加工部位与组装基准面平齐,不平度小于0.1mm。

b. 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碰、拉、划伤痕。

② 检验器具

钢板尺、钢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尺。

③ 检验方法

a. 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测量组装平台位置是否正确,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b. 用深度尺测量加工面不平度。

c. 目测型材表面质量,不得有卡伤和碰、拉、划伤。


(3)铣(冲)扇料

推拉门窗组装切口、滑道切口、锁口、勾企凸面、装滑轮切口。

① 质量要求

a. 切口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 切口和加工面应平整,加工面与原连接面的不平度小于0.1mm,切口凹凸变形小于0.05mm,毛刺小于0.1mm。

c. 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卡伤和碰、拉、划伤痕。

② 检验器具

钢板尺、钢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尺、塞尺。

③ 检验方法

a. 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要求测量切口位置是否正确,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b. 用深度尺和塞尺测量不平度、凹凸变形和毛刺。

c. 目测型材表面质量,如有卡伤和碰、拉、划伤痕,用钢板尺测量损伤长度,并计算损伤面积。


(4)钻(冲)槽(孔)

推拉门窗框组装孔(上下端、中梃)、地角安装孔(或组合孔)、装止退块孔、缓冲垫孔(也可在扇上)、扇组装孔、装滑轮孔等。

平开门窗框、扇滑撑安装孔(或合页安装孔)、执手安装孔等。

① 质量要求

a. 钻(冲)孔位置、孔径、孔中心距、孔边距尺寸及偏差符合图纸要求。

b. 钻(冲)孔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变形,毛刺应小于0.2mm。

c. 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碰、拉、划伤痕。

② 检验器具

钢板尺、钢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尺、塞尺。

③ 检验方法

a. 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要求测量孔径位置是否正确,孔径、孔中心距、孔边距尺寸及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b. 钻(冲)孔表面应平整,深度尺、塞尺测量凹凸变形和毛刺。

c. 目测型材表面质量,不得有碰、拉、划伤。


3.3 组装工序

组装工序是门窗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必须对组装后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验,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穿毛条、胶条

推拉门窗穿毛条、平开门窗穿胶条。

质量要求:

a. 使毛条或胶条在自然状态下穿到型材槽中,不得过紧或过松。毛条长度应与型材上安装毛条槽的长度相同。

胶条长度比型材上安装胶条槽的长度长10mm左右,框、扇挤角切成45°,胶条安装后保持接头严密,表面平整,密封条无咬边。

b. 毛条或胶条在型材上不得脱槽。

c. 目测型材表面质量。


(2)推拉门窗安装滑轮
① 质量要求

a. 滑轮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 滑轮安装后应牢固、可靠,安装螺钉不准有滑扣现象。

c. 滑轮安装后使用功能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② 检验方法

a. 测量安装位置、滑轮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b. 手试滑轮安装的牢固、可靠程度。

c. 手试滑轮应转动灵活,符合使用要求。


(3)门窗框、扇组装
① 质量要求

铝合金门窗尺寸及形状允许偏差和框扇装配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铝合金门窗及框扇装配尺寸允许偏差

图片

② 检验方法

a. 门窗框扇宽度和高度尺寸测量。将组装好的框扇平放在工作平台上,用钢卷尺测量相对两边的实际尺寸。
测量时,测量点应距门窗框扇组件端部100mm处(图1)。每个尺寸应对两端部各测一遍,取与公称尺寸差距大的数据为测量数值。

图片

图1 门窗框扇宽度和高度尺寸测量方法

b. 对角线长度尺寸测量。把组装好的框扇放在工作平台上,在所测对角线的两个对角上放置φ20mm圆柱测量棒,用钢卷尺测量两圆柱测量棒中心之间距离(图2),再计算两对角测量值之差,即为对角线尺寸之差。

图片

图2 对角线长度尺寸测量方法

c. 框扇四角不平度的测量。把组装好的框扇放在工作平台上,用深度尺或塞尺测量平台与框扇之间的距离。
d. 用钢板尺或钢卷尺,按图纸要求测量分格尺寸,计算分格尺寸之差。
e. 用深度尺或用平板尺和塞尺测量相邻构件的同一平面度。即用深度尺的测量基准靠实在相邻零件中平面较高一侧的型材表面,用测量头测量零件较低一侧型材表面。或将平板尺靠在相邻构件中平面较高一侧的型材表面,用塞尺测量较低一侧型材表面与直尺之间的距离。
f. 用塞尺从薄到厚依次试测两构件间的装配间隙,直到塞尺在装配间隙中松紧适度即可。
g.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框、扇角度。
h. 目测各配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到位,手试安装配件牢固、无松动。
i. 目测型材外观质量,无污迹、粘结剂外溢和碰、拉、划伤痕,有碰、拉、划伤痕时,用钢板尺测量损伤长度、面积。

(4)平开门窗装配滑撑(或合页、撑挡)

① 质量要求

a. 滑撑(或合页、撑挡)的规格尺寸、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 滑撑安装应牢固、可靠,安装螺钉不准有滑扣现象。
c. 滑撑安装后应开启灵活,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d. 框扇四周搭接配合应均匀,配合尺寸符合图纸要求,配合尺寸偏差不大于±1mm。

② 检验器具

钢板尺、深度尺、游标卡尺。

③ 检验方法

a. 用游标卡尺和钢板尺测量滑撑规格尺寸、安装位置。
b. 手试滑撑安装的牢固、可靠程度。
c. 手试开启是否灵活,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d. 把门窗平放在工作平台上,沿开启扇四周在框上画线,用深度尺测量搭接配合尺寸。

(5)平开门窗装执手

① 质量要求

a. 执手规格尺寸、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b. 执手安装应牢固、可靠。
c. 执手安装后,扇启闭灵活,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② 检验器具

钢板尺、游标卡尺。

③ 检验方法

a. 目测或用钢板尺和游标卡尺测量规格尺寸、安装位置。
b. 手试检查执手安装的牢固、可靠程度。
c. 手试开启、关闭是否灵活,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6)装玻璃

① 质量要求

a. 装玻璃时,要在玻璃四周装玻璃垫块,垫块的规格尺寸、数量应符合要求。
b. 玻璃尺寸应符合要求,保证每边的搭接量。
c. 门窗扇玻璃四周应用一根完整连续的胶条密封,接口不宜设在转角部位,转角处剪成45°角对接,但不得扯断胶条。
d. 玻璃两侧的密封胶条应接口严密,无脱槽、压边现象,胶条松紧适度。
e. 平开门窗、固定门窗的玻璃压条装配后应牢固,对接处间隙不大于0.3mm,不平度不大于0.3mm。

② 检验器具

钢卷尺、深度尺、塞尺、游标卡尺。

③ 检验方法

a. 用钢卷尺测量玻璃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b. 用塞尺测量压条装配间隙,用深度尺测量不平度。
c. 其他项目用目测或手试是否符合要求。

(7)推拉门窗装缓冲垫、防盗块

① 质量要求

缓冲垫、防盗块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无松动、脱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② 检验方法

目测测量位置是否正确,手试是否牢固、无松动。


4 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试验。
成品检验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流到用户手中,避免对用户造成损失,也是为了保护企业的信誉。
成品检验的内容包括产品外观、尺寸和装配质量。只有成品检验合格后,才允许对产品进行包装入库。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