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隔热条高度增加,门窗抗风压性能如何变化?

隔热条高度增加,门窗抗风压性能如何变化?

摘要: 近年来,随着超低/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的发展,适用的隔热铝合金型材系列越来越大,部分已经到了100系列以上,隔热条截面高度达到了64mm。也经常有人问,随着门窗系列变大,隔热条截面高度越来越大,隔热铝合金型材抗风压性能会不会越来越弱呢?有朋友留言,想看看同一型材长度、不同隔热条截面高度时,型材的

近年来,随着超低/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的发展,适用的隔热铝合金型材系列越来越大,部分已经到了100系列以上,隔热条截面高度达到了64mm。


也经常有人问,随着门窗系列变大,隔热条截面高度越来越大,隔热铝合金型材抗风压性能会不会越来越弱呢?


有朋友留言,想看看同一型材长度、不同隔热条截面高度时,型材的力学特性变化,于是做了本期研究。


本期研究采用专用插件法和有限元模拟方法。插件是根据JG/T 175-2011附录A开发的,有限元法则是经过试验验证,可以接受。


这里选取55/65/75/85/95/105共6个系列的中竖框受力杆件,隔热条截面高度分别为14.8/24/35/ 44/54/64 mm,见下图。



该系列型材取自于作者收集的真实产品,隔热条两侧的铝合金型材设计有一定差异,对截面惯性矩变化规律会有一定影响,但总体结论仍可参考。 


为了简单说明问题,型材长度均设定为2m,跨中集中力为2kN,通过插件法读取截面惯性矩,见下图。



通过读取的惯性矩和简支梁在集中荷载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不同隔热条高度下隔热铝合金型材的跨中挠度,结果见下表。



可以看出,随着型材系列和隔热条截面高度增加,呈现截面惯性矩明显增大、跨中挠度减小的趋势。


下边来看看有限元模拟结果。


2m长的75系列型材,在2kN集中荷载下跨中挠度有限元模拟结果为11.734 mm,见下图。


55/65/75/85/95/105系列2m长型材,在2kN集中荷载作用下,跨中挠度有限元模拟结果见下表。



插件法和有限元法跨中挠度计算结果对比,见下图。



可以看出,插件法和有限元法结果一致性较高,随着型材系列和隔热条截面高度增加,跨中挠度呈减小趋势。


这是因为隔热条截面高度增加,实际上增大了两侧铝合金型材与形心的距离,使得截面整体惯性矩增大。


以上结论成立的前提是隔热条与铝合金型材有效复合(复合型材纵向抗剪强度达到某一特定值),材料处于线弹性状态且隔热条构造未出现局部屈曲失效(这个点可能是大截面隔热条的薄弱点,有待深入探讨)。


简单小结一下:


随着超低/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的发展,适用的隔热铝合金型材系列越来越大,部分已经到了100系列以上,隔热条截面高度达到了64mm,随着系列变大门窗抗风压性能会不会越来越弱呢?


选取55/65/75/85/95/105系列、隔热条截面高度为14.8/24/35/44/54/64mm的产品,采用插件法和有限元法研究2m长集中荷载为2kN时的力学特性。


结果表明,随着型材系列增加,隔热条截面高度增大,跨中挠度呈减小趋势。这是因为隔热条截面高度增加,增大了两侧铝合金型材与形心的距离,截面整体惯性矩增大,门窗抗风压性能变强。



附件列表:
  • {{ item.description }}
  •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