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两会微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两会微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过去一年,“新质生产力”成为关键词。当前,广东省已进入“两会时间”,新鲜出炉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广东省经济总量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于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蝉联全国首位……这些数据是广东经济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的体现,也是经济大省当好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者”的有力证明。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登山赛”,那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必不可少的“登山杖”。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东抢滩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的新广东找到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抓手。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进行飞行演示。图源:南方日报
因地制宜,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抢抓机遇、勇挑大梁,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发展新优势,不断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比如深圳结合本地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有序地推动传统产业的裂变、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了“20+8”战略性产业集群,预计2024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接近45%,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矢志创新,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稳固根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广东积极拥抱科技,将创新科技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从创新体系看,初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从产业实力看,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从科研成效看,53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等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
深化改革,拓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增量空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应始终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培育发展优势。有关数据显示,广东绝大部分新质生产力集中在珠三角9市,包括了超过95%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超过97%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接近95%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广东必须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加强区域合作,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新质生产力向省内其他地区扩散,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潮头逐浪勇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广东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始终保持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 {{ item.description }}
-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