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门窗知识科普 | 隔热条直接承受玻璃的压力?不应该!
门窗知识科普 | 隔热条直接承受玻璃的压力?不应该!
前段时间,泰叔在后台收到了一则私信询问:“隔热条以及隔热条与型材搭接部分对玻璃的承压不同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回答是:“错误安装才会导致玻璃对隔热条施加直接的压力。”
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3·15,许多业主在选购门窗时,往往关注到了价格与品质,却忽略了安装细节。实际上,在上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等原因,会导致隔热条直接受到玻璃的自重压力,而这本来是不该出现的情况。
其实太多门窗问题都始于差不多就行——垫块少装两个、中梃随手打个钉、发泡材料凑合填缝……这些偷懒的瞬间,最终可能让窗扇变形、五金卡顿,甚至埋下隐患。为图个省事、少些步骤,往往不仅是减少产品寿命,增加售后成本,更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益。
隔热条与玻璃承压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个问题的关注点是玻璃自重对于隔热条的影响,而不包含玻璃由于受风压作用时通过型材传递给隔热条的荷载。 如果单纯考虑玻璃自重对于隔热条的影响,那这个问题所讨论的隔热条就是玻璃下面的型材中的隔热条。以普通平开窗为例,受玻璃自重影响的型材主要位于三个位置: 1.下横框型材, 2.横中梃型材, 3.开启扇的下横型材。 无论是哪种情况,玻璃与其下面型材装配关系的底线是玻璃不能与隔热条有直接的接触。
这通常通过使用玻璃垫块来实现,这些小而重要的部件不仅支撑了玻璃重量,还避免了隔热条受到不必要的压力。
我们先抛开开启扇不说,下横框和横向中梃比较容易出现上方玻璃比较大自重比较大的情况。下横框和中梃上方玻璃安装不当的案例比如: 1.未放置玻璃垫块:导致玻璃直接落在隔热条上,增加了隔热条的负担。 2.玻璃垫块设计缺陷:如过薄或材质硬度不足,导致垫块变形,进而使压力传递到隔热条。 3.数量不足:对于宽度较大且厚度较大的玻璃,若下方垫块数量不够,则每个垫块承受的压力更大,容易发生变形并传力给隔热条。 4.连接方式选择错误:特别是针对横向中梃,应采用连接件而非打钉连接,以确保足够的连接强度。 ▲ 框和中梃上的隔热条和玻璃关系
玻璃垫块:小部件的大作用 玻璃垫块根据其所起作用和受力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支承垫块和定位垫块两种,也称为玻璃支承块和玻璃定位块。 玻璃垫块虽不起眼,却是门窗安全的“隐形守护者”。其核心功能包括: 1.避免玻璃与型材直接接触,保护玻璃边缘和隔热条; 2.均匀分散玻璃重量,防止局部压力集中; 3.固定玻璃位置,避免滑动导致的型材变形。 材料与规范要求: 支承垫块:需采用挤压成型PVC或邵氏A硬度80-90的氯丁橡胶,厚度5-7mm,长度≥50mm; 定位垫块:选用弹性非吸附性材料,长度≥25mm; 安装位置:跨越隔热条,落位于铝型材,避开隔热条凸起部位,避免隔热条直接受力。 以下分别为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平开内倒窗)和固定窗玻璃垫块常见的安装位置示意。门窗设计中含超大板块玻璃时,玻璃垫块的长度及安装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玻璃垫块:小部件的大作用 ! 常见安装误区: 1.误用发泡材料代替玻璃垫块(发泡仅用于保温,无承重能力); 2.垫块与玻璃边缘未平行或未垂直,导致受力不均; 3.垫块数量不足或间距过大,尤其在大尺寸玻璃中。
- {{ item.description }}
- 预览